军事理论科普小知识

发布日期:2024-04-17浏览次数:17

《孙子兵法》(节选)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译文:

用兵作战是一种诡诈行为。因此,有能力而装作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作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作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作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发怒而失去理智,对方鄙视我方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是不能预先具体规定的。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是:使敌国完整地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好中最好的;不通过交战就使敌人的军队屈服,才算是好中最好的。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

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译文:

能预见胜利但没有超过平常人的见识,算不上高明中最高明的;打了胜仗而天下人都称赞,也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正如举得起秋毫之重的东西称不上是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上视力好,能听见雷鸣算不上耳聪。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只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真正善于用兵的人取得胜利,并没有智慧过人的名声,没有勇武杀敌的战功,是因为他在打仗时没有出现任何差错。不出现任何差错,其原因在于他的措施能够确保胜利,他所战胜的是已经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能使自已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并且不会放过任何可以使敌人致败的时机。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先造成取胜条件之后才去交战;而打败仗的部队,总是先去交战,而后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会用兵的人,善于修明政治,并且坚持制胜的法度,所以能够成为胜败的主宰者。

(薛瑾、文礼波译注,孙子兵法,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06,第6-7页、第35页、第48-49页。)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