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与二十四节气

发布日期:2024-04-17浏览次数:13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古人又按照每季三个月按孟、仲、季顺序,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在古籍中,这些名称用作相应月份的代称。《楚辞·哀邱》“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仲春,指二月。但在商代和周代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说“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姑不知春秋。”蟪姑这一种小昆虫,生命不到一年。史官所记史料在上古也叫春秋,如《春秋》。有些古书所列四时顺序不叫春夏秋冬,而叫春秋冬夏,如《墨子》“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纲纪之。”

历法制定春夏秋冬四季,有一套比较科学的方法。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就用“土圭”测量日影来定四时。他们将一竹竿立于地上,发现夏至这一天正中午太阳照射下的竿影最短,以后逐渐增加,到冬至这一天,竿影最长。夏至这一天白昼最长叫“日长至”,冬至这一天日昼最短,叫“日短至”。人们又发现,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日昼最短,叫“日短至”。人们又发现,春分和秋分这两天白天和夜晚时间一样长。这样,春分在春之中,秋分在秋之中,夏至、冬至又分别标志夏天和冬天的到来。《左传·昭公十七年》:“玄鸟(燕子)氏司分者也;伯赵(伯劳鸟)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说明人民还掌握了春夏秋冬四立和物候的关系。所谓分、至、启、闭、大致描绘了天气冷暖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另外,古人还根据北斗星斗柄的方向变换来确定四时。《鹦冠子·环流篇》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察、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文化史上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在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365日平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其名称和顺序是: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古人最初把二十四节气又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余以此类推。

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二十四节又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而定。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某节气。二十四节气至战国末期已臻于完善,西汉初年的《淮南子》已记载有二十四节气,其顺序和现在完全一致。书中说:“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这和现代科学的测定基本吻合。

现代科学测定,地球围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当地球转到某个位置的一瞬间,即叫交节气,所以如今日历标明交节气的时间不仅有月日,而且还有时和分。因为一个回归年的时间是360又四分之一日,而地环围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所以15度并不等于15天。又因为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运行速度有快有慢。夏天速度慢,所以从春分到秋分时间是185天均匀,超过一半,每个节间相隔16天多。冬天速度快,从秋分到春分只有170多天,每个节气相隔14天多。每月前一个节叫节气,后一个叫中气,所以会发生某月无中气的现象,那么这一个月就可置闺。

二十四节气,都有其特定意义,都和寒暑、气温、降雨、霜雪、农事有联系,所以,是自古至今指导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指南。

(张常耕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12,第44-46页。)


Baidu
sogou